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大學教學現場 - 有老師在問FB臉書上貼什麼好呢?怎麼操作呢? N+8

有老師在問
<FB臉書上貼什麼好呢?>
題目就把它修改成
<如何運用FB來達到課程溝通、與學習的效果>

以下是本學期<工程數學I>的操作與貼文實例,末段再將原則歸納,附上操作經驗,給大家基礎教戰守則,順利將授課與FB整合運用之.

特別說明

  • 本社團因為是由學長姐提早建立,所以在還沒上第一堂前就主動開設、並邀集所有修課學生加入.
  • 因此老師在還沒看到學生的時候,就可以發公告給修課學生了.
  • 也因為是FB社團的關係,學生的FB一定會收到動態通知


目標:新學期第一節課,上課之前就營造上課情緒,上課鈴響=開始上課

教材準備公告,提前作業,把握有限的學分數
最吸引學生的內容,也是老師的秘密武器 -- 完整而且詳細的解題過程
題解在FB上,但是只有指定題目
詳解的內容,完整的解題過程,
學生沒有人可以問的學習基礎
   
有圖形解說的解答,更是受歡迎
清楚的圖解,讓學生練習時有清楚的幾何概念



超級需要圖形解說的:
二變數函數的線積分
會動的
二變數函數的線積分
效果當然更好


向量場的線積分
會動的向量場的線積分
學生就是會認真看、看比較久


重要的總結和複習資訊
即使抄過了
還是給學生一張漂亮的圖


\
本週進度公告
小考通知
絕對是即時又有效
 

經過幾年來的實戰與改良之後,FB在教學的使用原則上歸納出幾個部分:



  • 以學生有興趣的內容,來吸引學生使用、製造使用FB學習社團習慣
    • 本課程即是以動畫和詳解,來吸引學生的眼球,因為這是現代學生眼球想看的動態影像
    • 經過調查後,每個學生週有FB帳號,而且九成以上的大一生都使用智慧手機來瀏覽FB動態
    • 所以在第一堂課就可以順利完成,邀請學生大方拿出手機,加入課程的FB社團
    • 學期開始的前三次課程,也要適時地要求學生在課堂中,拿出手機、觀看、抄寫FB上的重要內容,讓使用手機中的FB來學習,成為一個很自然的事情
  • 用進度訊息來建立學習的紀律和習慣
    • 將FB整合進教學設計是一個與學生對等、善意溝通的開始,但是要設法避免在學生新鮮感一過,就忘了<學習>這件事
    • 學習是需要紀律的,尤其是學習數學、成為未來科目的工具時,逐步累積、循序漸進、按表操課絕對是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習慣的一步
    • 讓學生在上完課堂之後,知道今天的重點是甚麼,等於FB的內容作了總結和複習
    • 讓學生進教室之前,知道下一堂課要先考甚麼、下一堂課要算甚麼、上甚麼主題,也是建立學生學習情緒的好方法
    • 在FB上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,漸漸地學生就會建立學習知識的技巧
  • 學生抄寫的內容,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
    • 抄寫是學習的第一步,也是簡單、容易達成的一步
    • FB的螢幕是在黑板、投影機(共同螢幕)之外的個人螢幕,這是個人獨立的瀏覽空間,也就意謂著學生哪時候看、怎麼看都可以,將侷限在教室內的顯示內容,按照授課計畫放置在FB社團上,真的可以達成隨時隨地的學習內容(any time, any where)
  • 營造全班社群式學習的氛圍 
    • 當課堂演算題目,成為教室內的教學重點時,學生的演算成果就可以即刻拍下、立馬貼到FB公告之,以此彰顯學生的學習成果,促進學生間的學習氛圍
    • 現在的學生需要耗費許多時間來打工,鮮少有機會聚在一起念書、算題目、和討論,在課堂上利用FB的即時性,讓學生可以呈現學習成果、並製造榮譽感,是一個有效、也值得鼓勵的方式
    • 成果分享:今年的課堂演練,在學生寫好、經老師檢查張貼前,部分程度較好的學生會主動去教還在努力的同學,真是令人感動與驕傲,這是非預期的同儕學習,相信這也是學習氛圍營造成果的展現
      來來來 我教你 
      學生在下課時(課間)的討論與學習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