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大學教學現場 - 教學的目標設定與授課進度

教學真的是一個很動態的組合,尤其學生的改變,讓現在老師無法再用傳統的講授方式達到過去熟悉的成果,抱怨者多有,緘默者有之,但是我們就來復古一下,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,來改變這些現況.

以下的教學設計,除了和以往類似的教學進度之外,著重在「指定抄寫內容」、和「小考10次」.為什麼呢?

I.  預期目標---學生修完這門課應該學會那些內容,具備怎樣的能力  
A.  課程範圍  
1.  ODE(常微分方程):一階方程式的求解,高階常係數方程式的求解,拉普拉斯轉換   
2.  線性代數:矩陣
B.  修完該具備怎樣的能力?
1.  在課本內的範例和習題題型,具備紙筆計算的能力
2.  擁有繼續修工程數學II的能力與意願
C.   評核的方式:
1.  傳統紙筆測驗
2.  指定抄寫內容

3.  小考(10) 40% ,期中考30%,期末考30%

課程進度舉例說明:104學年度課程進度表(一學期  三學分)
週次
授課內容
1-11-2  定義、術語及基本概念
2-12-2  斜率場、簡單的情況
2-32-4  可分離方程、線性方程式
2-5正合方程式
3-1二階線性方程式的求解理論
3-3  常係數齊性方程式
3-4  非齊性方程式-1
3-43-5 非齊性方程式-2,柯西-尤拉方程式
期中考
4-1  拉普拉斯轉換的定義與性質
十一
4-2  導函數的拉普拉斯轉換與第一平移定理
十二
4-3  單位步階函數與第二平移定理
十三
6-1   矩陣的定義與運算
十四
6-2  線性方程組的求解
十五
6-46-5  行列式與  Cramers Rule ,反矩陣
十六
6-6  特徵值與特徵向量
十七
6-7   特徵向量的幾何意義
十八
期末考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